一家三口雕塑又作嗔怒、嗔恚等,指仇視、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。《成唯識論》中則說:一家三口雕塑者,于苦、苦具,憎恚為性,能障無嗔,不安穩(wěn)性,惡行所依為業(yè)。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,一家三口雕塑一起被稱為三毒。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、占有的心理欲望,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、惱怒的團聚一家三口雕塑。
佛教認為一家三口雕塑,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。團聚一家三口雕塑是這樣,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,則嗔的危害更大。一家三口雕塑,便會發(fā)生爭斗,或導致互相殘殺,輕者危害一家一村,重則使整個社會,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,因而《大智度論》卷十四中說,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、其咎最深,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。